【提技术,创三级】我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首例“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第一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殷亮,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修兵,副主任医师黄德安、刘淑英及其医护团队,在导管室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一名77岁患者完成院内首例“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患者,女,7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入院,左侧肢体肌力5-级,入院后立即给予患者头颅MRI+头颈MRA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动脉DSA造影结果显示狭窄远端血流已经明显缓慢,血管即将完全闭塞,支架植入手术指征明确。
面对患者紧急的病情,综合考虑患者高龄、驼背且不能长时间平卧等因素,经过我院神经内科团队严格的术前评估和讨论,决定对患者实施“经桡动脉入路行右侧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经桡动脉入路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操作复杂、难度较股动脉入路复杂很多,但对于患者来说,减少了其穿刺损伤,并发症少,恢复快,无需再卧床24小时,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很好的就诊体验。
在神经内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非常顺利,支架成形满意,患者无任何不适,术后患者即可下床自由活动,避免了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相关并发症。
健康科普:
桡动脉入路及较传统股动脉入路的优点
经股动脉穿刺可以造成腹股沟区大血肿或皮下大范围淤血、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与穿刺置管相关的严重问题,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的患者股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更严重。经股动脉入院介入治疗的患者常需要卧床制动,给患者带来不适,尤其老年患者,卧床可引起排尿障碍、增加并发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另外肥胖、髂股闭塞疾病或腹股沟区感染的患者不能进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
桡动脉的解剖特点是其并不属于终末动脉,手部供血依靠双侧动脉形成的掌弓,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即使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造成手部缺血的严重后果。而且,桡动脉附近没有大的神经及静脉通过,因此神经损伤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同样很低。但桡动脉穿刺前,通常需要通过Allen实验评估掌弓的情况。如果桡动脉发育不良、走行变异或痉挛可导致穿刺困难甚至失败。据报道,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失败率约为3%~5%。对于特殊人群如肥胖或股动脉入路困难的患者,桡动脉入路成为一种更为理想的选择。
然而,桡通路较股通路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长,从医生角度,更倾向于股通路。我院神经内科秉持一切从病人需求出发的理念,努力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患者舒适度。目前,我院神经内科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均首选桡通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股通路常见并发症,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信息来源:神经内科
整理:郑琦 朱梦瑶
编辑:纵晓
便民平台